要開學了,新學期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四)
4.給孩子一個優質的成長環境
孩子要能吃得營養均衡、有足量的遊戲和運動、睡眠品質好且充足,是學習效率倍增的秘訣,但還有一個相當關鍵的背景條件,就是要有一個優質的無害環境。
關於生活環境的優化,主要影響的是健康,像是無毒飲食、飲用水的處理、pm2.5的控制、穿著質料的選擇、洗劑品質……等等。但是有一項環境因素是對學習、專注有很大影響的,就是3C產品。
3C產品的長足發展,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方便,在這些產品開發的過程中,也開發了生活應用的無限可能,其中一個,就是教育應用。在軟體市場中,我們可以找到成千上萬的遊戲、繪本、互動書、卡通,這些產品都強調互動、有教育意義,連大人們都會被這些精美的軟體吸引,一開始是讓孩子聽故事、看卡通,到後來玩遊戲、讀電子書。大人需要小孩安靜的時候,亮出3C法寶就可以安靜好一段時間。
硬體帶來的問題
3C設備的問題,有幾個面向:第一是螢幕的強光引起的視力傷害。因為3C產品在使用上都距離眼睛較近,越小的螢幕在使用的時候會離眼睛越近,因此長期使用容易造成近視。而產品要做到螢幕顏色鮮豔亮麗,螢幕的亮度一定會拉高,眼睛長時間暴露在強光直射之下,則可能造成黃斑部病變。
3C設備的光強度其實比LED燈、戶外光來得弱,但是因為使用上常常會長時間直視螢幕,因此才容易造成視力損傷。現在很多人用過濾藍光的方式來降低對眼睛的傷害,但是引起問題的並不是只有藍光,只是可見光中藍光的能量最高,傷害最大,其他波長的光一樣會造成傷害,所以唯有減少使用時間才能真正做到保護眼睛。
第二是藍光對褪黑激素的影響:身體在睡前2~3小時會開始分泌助眠的褪黑激素,但是只要有少量的藍光刺激,就會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因此孩子在入夜後,就不應該再接觸有螢幕的裝置,不論是電視、電腦、平板、或是手機,這樣孩子才不會越來越晚睡、越來越難睡著、睡眠品質又不好。室內的光源也是要注意的,晚上選擇色溫高些,亮度低些的照明,對睡眠是有幫助的。
第三是電磁波對睡眠的影響。通訊產品產生的電磁波是不是傷身,一直是各方爭論的話題,但是電磁波對睡眠的影響是有實驗依據的:Bioelectromagnetics 在2011年發表的研究,指出手機電磁波會使深睡期變短、睡眠品質變差。因此孩子睡覺的時間最好盡量遠離手機、平板這一類有無線通訊能力的設備,以免影響孩子的睡眠品質。當然,我們所處的生活環境不可能沒有電磁波,但環境中背景電磁波的強度不至於影響睡眠,而是有收發訊號能力的波源若是距離身體2公尺以內,電磁波強度就會影響睡眠品質。
第四是螢幕閃爍對心智的影響。在《注意!》這本書中,有提到一個「神奇寶貝」卡通的極端案例:1997年「神奇寶貝」卡通其中一集的一個爆炸畫面,是一個由不同顏色光束以每秒4.5次的頻率閃爍數秒來表現,結果許多兒童因而出現癲癇症狀,其中730人送醫急救,而這些孩子大部分沒有癲癇病史。造成意外的原因是:每秒4.5次的頻率正好是觸發「感光癲癇」的頻率。這一集卡通後來被永久停播,但也開啟了科學家對閃光頻率的注意。
書中另外提到:電視、電腦螢幕的閃爍頻率和人的腦波頻率接近,因此大腦會自然被這個頻率吸引,不管螢幕上是什麼,都會不自覺被吸引。過去所有的研究結果都指出:小孩看電視的時間越長,在學校的表現就越差。因為看電視是不必動腦的活動,動腦越少,專注力就越差。
另一本書《從0歲到99歲腦的奇蹟》提到: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兒童每天看電視的時間每多一小時,就增加一成診斷出注意力不全過動症(ADHD)的機率。其他研究也指出,兒童長時間看電視和成年後罹患腦部疾病有關聯。
軟體帶來的問題
電玩總不是呆呆地看螢幕了吧?要有很多的反應和互動,可是造成的問題更嚴重。洪蘭博士翻譯的書《浮萍男孩》中提到:有一系列的研究,很清楚的顯示「你的孩子花越多的時間在電玩遊戲上,他在學校的表現就越不好。」這不是單純浪費時間在遊戲上的問題,電玩和電視佔據孩子大部分實際動手做的時間,讓孩子在現實生活中的適應力變差、人際關係變少(甚至寧願打電動,也懶得交朋友);電玩讓孩子花大量的時間脫離現實,並且養成無責任的習慣。
暴力電玩的一系列研究更指出:「玩暴力電玩遊戲的確會直接帶出攻擊性行為、攻擊性認知、攻擊性情緒、心臟血管的亢奮、減少助人的行為」,這個研究也指出:暴力電玩遊戲與反社會行為之間的關係是單向因果關係,孩子可能因為玩這些遊戲而有「嚴重的真實世界型態的攻擊性」。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是句漂亮的標語,3C產品確實為我們的生活增添許多方便性和娛樂性,但是過度使用科技帶給我們孩子的負面影響相當大,父母需要小心為孩子們把關,還給他們一個純淨的學習環境。
Photo by: Toca Bo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