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孩子一刻都靜不下來,像是裝了鹼性電池一樣,總是有用不完的精力,讓家長每天都非常疲累,也不知該如何應付。其實這些孩子的過動行為,大部分是腦幹「網狀系統」的問題。
Read More›感覺調節是什麼?
感覺調節(Sensory Modulation)是指大腦能將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溫度、速度等等的感覺刺激量調整到適當程度,使身體能產生適當的反應行為。舉例來說:觸覺的刺激量正常的時候,我們可以正常感覺到各種觸感、對家人的皮膚碰觸能產生安全感的反應,但是如果觸覺刺激過高,孩子就會對某些材質的觸覺刺激無法接受,甚至不給家人抱。感覺調節對孩子的生活表現和學習效率有非常重要的影響。當調節功能失調時,孩子感受到的世界和我們感受的十分不一樣,受這些感覺過度或不足刺激的影響,孩子會容易分心、失神或過度亢奮,導致工作效率低或無法完成工作。
Read More›「為什麼我的孩子國字或單字都記不起來,甚至有反字的狀況,閱讀時常出現跳行/漏字?」許多學齡孩子的家長向我們提出這樣的問題。當孩子出現這樣的問題時,許多家長第一個想到的原因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Read More›孩子會出現咬指甲、摳手指、揉捏衣角的行為,其實是因為孩子對於手部觸覺、本體覺、口腔本體覺等有其需求,因為對這些感覺不滿足,所以在課堂上就常常可見孩子不斷摸小文具,或邊搓揉手指邊上課,甚至還有些孩子會有轉筆、抖腳的狀況,老師或家長通常看到孩子以上的動作,都以為孩子無法專心,事實上這些動作是能有效提升專注力的關鍵,因為唯有滿足孩子的需求,才能在課堂上專心聽課;若老師或家長不知道這些行為背後的神經機制,制止孩子,則會得到反效果。
Read More›未被診斷出患有讀寫障礙的成人通常都不會發現他們在學術或專業領域上所遇到的困難源於一個超出他們控制範圍內的學習障礙。因此,他們可能會誤以為自己沒有別人聰明或是沒有別人努力而導致自尊低落,也會覺得他們無法發揮自己的潛能。不過讀寫障礙可於任何年紀被診斷出來,並且能夠透過「職務再設計」的方法彌補障礙者在工作上的缺失,協助他們發揮自己的能力。有讀寫障礙的成人通常都富有創造力、聰明伶俐且執行力強;您不應該讓讀寫障礙成為您追求夢想的路障。這份自我測試表主要是用來評估您是否有讀寫障礙的症狀。測試結果,如果您答「是」的題目低於5題,顯示出您讀寫能力良好,建議可找出自己有興趣的讀物,從短篇開始循序漸進地增強讀寫能力。
Read More›有百分之30至50注意力缺失過動症的患者同時也患有學習障礙。反之,有百分之30至50有學習障礙的患者也患有注意力缺失過動症。能正確區分這兩種障礙是至關重要的,唯有此才能從而做出正確的診斷以取得最佳治療。一起從下面的測試來了解更多吧!
Read More›學習障礙(Learning disability),是指儘管智商沒有問題,但是在聽覺處理、語言、閱讀、書寫、計算,學習或使用上卻出現明顯問題而引致學習困難。
計算障礙會弱化孩子對於簡易數學觀念的理解能力,使其無法理解數字運算或牢記公式。而每位有這方面障礙的孩子又有些不同之處,例如有些孩童無法從1數到10,而另一些則可以輕易地數到100,但卻對簡單的加減法感到困惑。
Read More›學習障礙(Learning disability),是指儘管智商沒有問題,但是在聽覺處理、語言、閱讀、書寫、計算,學習或使用上卻出現明顯問題而引致學習困難。
閱讀障礙是一種學習上的障礙,它會造成孩子無法順利且有效地進行閱讀、拼字及規劃。閱讀障礙起於腦部,且普遍為基因所致,因此若您有閱讀障礙,也較容易遺傳給您的孩子。如果閱讀障礙未被診斷出來,會影響孩子於閱讀及進階語言和詞彙發展的能力,也因此會讓孩子認為自己「不聰明」,所以當發現類似症狀時,即時地進行診斷是非常重要的。一旦確診,您則可以安排孩子至專業機構進行發音和拼讀訓練來協助孩子建立語言技能並重建自尊。
Read More›孩子總是慢吞吞的,發呆、神遊,對周圍的事漫不經心,講他也像是沒聽到似的,對什麼事都提不起勁,大人有再多耐性也不夠用。孩子到底怎麼了呢?有辦法讓他動作快一點嗎?怎樣才能讓他做事積極一點呢?
Read More›孩子從小聰明活潑,但是上學之後課業卻總是跟不上嗎?孩子怎麼罵怎麼罰怎麼要求都無效,還讓他感到挫折、懼怕上學嗎?做家長的心中一定很氣,明明就很聰明,孩子功課卻跟不上,一定是上課不專心、做功課不認真。孩子一定是交了壞朋友,不然就是叛逆……。您有沒有想過:孩子是不是有可能有「學習障礙」?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