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很重要」應該是每個人都知道的常識,不過可能不少人還是有「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觀念,認為運動就是為要強健體魄,對智力沒有幫助。近年來大量的腦醫學研究卻發現:運動不只是強健體魄,對我們的腦部還有很多的好處。
Read More›
07/01/2016
by 啟端編輯
「運動很重要」應該是每個人都知道的常識,不過可能不少人還是有「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觀念,認為運動就是為要強健體魄,對智力沒有幫助。近年來大量的腦醫學研究卻發現:運動不只是強健體魄,對我們的腦部還有很多的好處。
Read More›看到孩子盪鞦韆時的快樂模樣,在迪士尼樂園、六福村的雲霄飛車中驚喜尖叫,你可知道這些遊樂設施刺激了孩子大腦的哪一部分?具有哪些強大的功能?
盪鞦韆、翻筋斗、和雲霄飛車、摩天輪都是提供「 前庭神經系統 」刺激的遊戲。
常常有將要當媽媽的孕婦或是新手媽媽會問我這些問題:
「感覺統合失調」要怎樣預防?
孩子要有哪些異常行為算是「感覺統合失調」,應該就醫?
坊間的「運動遊戲」課程,是否真的有助幼兒感覺統合的健全發展?
巧巧是個相當乖巧聽話的好孩子,可是總是動作太慢、常常聽到指令後的反應速度慢,不然就無法準確對指令做出回應,像隻懶洋洋的小貓咪一樣,導致她經常是父母、老師需要提醒的對象。就連巧巧自己也覺得常常當班上最慢的人不好,還曾經偷偷問過老師「老師,怎麼樣才能動作快呀?」
Read More›隨著現在網路日益發達,育兒相關資訊比過去更容易取得及討論,「過動」這個名詞也開始愈來愈受大家重視,可是卻也造成了一種現象,一旦孩子被學校老師或甚至是身旁的大人提醒「他是不是太過 好動 ?」「他怎麼都靜不下來,是不是過動啊?」就很容易引起家長的恐慌,擔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真的有問題。
Read More›令特殊兒的家長和老師們常常備感吃力的問題,通常都是這些孩子上課時會「不專心」或是容易「拖拖拉拉」。如果孩子有這樣的情況,職能治療上,我們會建議家長可以運用感覺統合的原理,請學校的老師大約在每天早上開始上課前20至30分鐘,或是準備學習和閱讀前,幫孩子做一些感覺統合的活動,包括前庭覺活動、觸覺活動和本體覺活動,這對集中孩子學習前的專注力非常有幫助。
Read More›有些孩子看起來很健康,但總是顯得笨手笨腳,或會出現過度的情緒反應,不善處理人際關係,也常常因為課業的問題而被老師、家長誤認為不認真,其實,我們可能都誤會這些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