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More›一項新的研究證實,重量毯可以改善過動兒的睡眠,以幫助過動兒睡得更久、更好尤其是 11 歲至 14 歲的過動兒。
10/01/2024
by 啟端編輯
19/12/2023
by 啟端編輯
07/12/2023
by 啟端編輯
Read More›患有精神疾病的青少年治療率一直很低。根據過去幾十年來收集的全球數據,即使在診斷後,許多兒童和青少年仍未接受心理健康治療。
24/10/2023
by 啟端編輯
媽媽的一通電話改變了一切。我們一直很親密,但因為易怒、憂鬱和猜疑,關係一直都很不穩定。媽媽告訴我她讀到一篇關於患有過動症老年人的文章,其中說到一系列症狀像是:沒有時間觀念、組織困難、情緒波動大、計劃和執行任務困難、對感興趣的事情超級專注等等,瞬間我對被電話打斷的煩躁情緒消失了。
Read More›
13/10/2023
by 啟端編輯
Read More›在兒童中,一個經常被人忽視的「 對立反抗 症」(ODD)核心特徵,就是會驅趕和攻擊處於公認權威地位的任何人。這可能會使對立反抗症成為家庭的毀滅性疾病。對立反抗症的療程確實存在,但既不速效也不容易。
03/10/2023
by 啟端編輯
很多家長當得知孩子確診過動症時,都非常沮喪且擔心孩子被貼標籤。然而正如美國知名主持人泰.佩寧頓Ty Pennington母親所說,曾經阻礙她兒子的正是現今讓他取得巨大成功的特質。她鼓勵父母關注孩子能做什麼,而不是關注他們做不到什麼。一起來看看其他患有過動症的名人以及他們成功的故事。
Read More›
14/09/2023
by 啟端編輯
Read More›自閉症可能會導致孩子出現有挑戰性的行為,父母需要實施一致的干預措施來創造積極的改變。
23/08/2023
by 啟端編輯
Read More›非語言學習障礙 可能不是你想像的那樣,它影響空間推理,帶給學習上各種挑戰,從理解故事的意義到學習數學。
14/08/2023
by 啟端編輯
不合孩子意,就開始大吼大叫,有時甚至還會打人,其實這些很有可能是因為孩子無法清楚表達感受,才會有的宣洩情緒的方式。家長若以以牙還牙的方式是絕對行不通的;反思性傾聽註1才是正解,但怎麼運用呢?
Read More›
14/08/2023
by 啟端編輯
Read More›瑜伽 可能會讓人聯想到手腳糾纏在一起,以及陌生人嘴裡發出奇怪的聲音。第一次聽到「嗡」這個聲音,我忍不住笑了。後來才知道那些聲是可以振動迷走神經,使神經系統平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