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正常發育的孩子在玩耍時都會呈現 W坐姿 ,然這樣的坐姿,較難發展跨中線註1和身體兩側分離所需的軀幹旋轉與控制,這些都是孩子發展精細動作和優勢手的基礎能力。此外,若成長過程中過度使用W坐姿易導致骨科問題。
Read More›我是一位小兒職能治療師,也是一位菜鳥爸爸。作為一個職能治療師新手爸爸,自然發生了不少因為職業病而和孩子發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想跟大家分享。
Read More›Read More›烹飪是非常需要認知和執行功能的生活能力。它需要接觸各種食材、了解辛香料、調味料的特性和用法、還有廚具的使用安全、後續的清潔整理…,腦袋裡要有夠大的database,還要有足夠的組織能力和想像力。
新學期即將開始。當孩子們告別假期時,父母正在購買學習用品。一些孩子因為學習困難而對於重返學校感到焦慮。這些學習挑戰有多種原因,其中許多與視覺處理困難有關。
Read More›看著缺氧腦傷後遺症的浩浩只能仰躺著一動也不能動,連順利呼吸都顯困難。
浩浩因此常常會嗆到,再加上他全身張力高,常處於全身用力的狀況,因此第1堂課就幫他做量子反射整合治療方案,大概在療程準備點快結束時就明顯地感覺到他開始放鬆了,接著做神經反射整合療法的Moro反射時便發現他呼吸開始變得越來越順、平穩,頻率也愈趨規律,在做觸覺整合按摩時做著做著他就睡著了。
Read More›入冬之後的北台灣總是陰雨連綿,每年的梅雨季節也是惱人的陰濕,要帶孩子出門活動筋骨實在是很麻煩。現在新冠肺炎疫情仍然持續,孩子們也盡量減少出入人多的地方比較安全。孩子們關在家裡玩球太危險、跳繩會吵到樓下,家裡又沒有器材、空間又不大,要做有點強度的 居家運動 到底要怎麼做才好?
Read More›2000年發表在《美國兒科學會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與那些從未使用過學步車的寶寶相比,以學步車為學步工具的寶寶在(學坐、爬行和走路)各項成長指標會出現延遲。研究人員得出結論,使用學步車等助行器將影響動作(肢體)能力延遲,隨後在語言和學習方面也易造成潛在的問題。
Read More›嬰幼兒的腦和神經系統在發育中有極大的可塑性,因此「早療」對許多孩子來說,是足以影響一生的。本文是一位美國家長因孩子受惠於美國完善的早療系統而寫的文章,台灣有早療的社會福利系統,也有像啟端這樣的自費職能治療所可供選擇。但早療的重點就是「早」,越早開始、密度越高,對孩子的幫助就越明顯。
這個故事最初於2020年1月24日在《紐約時報》育兒雜誌上發表。
我們公寓的門鈴每週都會響八次,每一次我兒子都知道現在該和他的其中一位朋友一起玩了:派翠夏(Patricia)幫助他學習上樓梯。勞倫(Lauren)幫助他用雙手滾動Play-Doh黏土。阿拉娜(Alaina)幫助他證明自己對通心粉和奶酪的熱愛。
Read More›小雨這天嘟著嘴、紅著眼睛來啟端上課,熱身時我問小雨怎麼了?「我最討厭寫功課了」,小雨說。詢問媽媽後得知,為避免被老師罰寫,媽媽會讓小雨將沒寫好的字擦掉重寫,讓原本寫作業就很痛苦的小雨幾度崩潰。媽媽也很生氣說:「我還不是為他好,讓他每次交出去後不用再被罰寫,每天上演親子衝突戲碼,我也快要崩潰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