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的人以為嬰兒爬行只是個過渡期,學會走路、跑跳才重要。可是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嬰兒的爬行階段不是只有四肢的動作進步,還和腦部發展有直接關聯。所以「爬行」並不是過渡的配角,它是發育的必要階段,有絕對的重要性。
Read More›酷熱的天氣早晚漸漸有了一點點涼意,似乎也在輕聲提醒我們:暑假快要過完了。面對暑假過完要開學,孩子們生活上有許多要重新調整適應的地方。對於從幼兒園要升上小一的孩子們來說,這樣全新的開始無疑會帶來不小的壓力。家長們其實不用太擔心,啟端有很棒的開學小道具,對孩子開學後適應新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Read More›遇到好些家長非常在意孩子的成績排名,在意的程度實在讓人有點心驚:現在真的還有這麼多的父母認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嗎?
Read More›研究指出:如果我們每天的生活都是在奔向目標、夢想的鼓勵和感動中,我們會更有動機、活力、創意、會有更高的產值,換句話說,我們成功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
Read More›一月初的時候在吳老師的FaceBook和啟端FaceBook分享過一篇「鞦韆可以盪多久」的文章。這篇文章是在討論孩子學習共享的過程。不過這讓我想到很久以前另一篇相關的文章:《學校操場實在太小了》。這篇文章討論的一樣是小孩 遊樂設施 擁擠不夠用的問題,作者是一位退休教師,他過去在校服務的日子,發現一件荒謬的事:學校校園又擠又小,孩子們設施不夠,但是鄰近的公園同一個時間卻空蕩蕩、使用率很低。
Read More›我聽過這麼一個故事:
我在加拿大求學的時候,有位老師是北歐裔加拿大籍的金髮美女,她的個性溫和、善良體貼,教學又認真,幾乎所有學生都很喜歡她。但是我卻曾經因為一件事,被她小小地斥責了一番。
有一次考完小考,老師讓我們互相交換考卷批改,我照著從小到大學校老師改考卷的習慣,在錯誤答案上打x,然後在旁邊寫上扣掉的分數。我的動作被她瞄到了。
Read More›小宇現在是個溫和帥氣的孩子,而且成績優異,不過他可不是從小就這麼出色。現在讓小宇媽媽來分享小宇成長的故事吧!
Read More›一抹瑟縮的身影,怯弱的躲在媽媽身後。「倫倫,她是李老師,李老師想跟你玩。」媽媽語帶耐心地,介紹我給倫倫認識,善誘著身後的小人兒,希望他願意打聲招呼,或是願意看我一眼。但回應媽媽的是,躲在媽媽身後的小手擰了擰,更拉緊了媽媽的褲腳,帶著哭腔的,「不了!不了!倫倫不要!不了!不了!倫倫不要!」連拉帶跑的想奔出治療室的動作。
Read More›「每個孩子都是一棵獨一無二的樹苗,需要陽光、空氣、水及不同種類的養分,幫助他們長成茁壯的大樹。正因為他們獨一無二,所以需要的也不同,而家長,我們正扮演了這個為他們篩選適當養分的角色,讓孩子們在這條成長的道路上更順利、更快樂!」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