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孕婦知道在懷孕期間應避免菸酒以及某些該忌口的食物。但是,沒有多少孕婦會考慮避免使用口紅,香水或乳液。其實,他們可能應該更要避免使用這些東西。
Read More›「老師,我跟你說,真的好神奇喔!」小宇激動地跑過來跟我說。
我好奇地回問「怎麼了?」
「那天你幫我做的那些按摩,很像施了魔法一樣,我覺得我變勇敢了!」
小宇說完這些話後,便興奮的跑走了,留下一頭霧水的我。
Read More›有研究指出,在一個幼稚園裡面,相較於九月出生的孩子,八月出生的孩子有多出30%的機率被診斷出 ADHD ,而這其中的25%則會因被診斷出ADHD而進行治療。難道獅子座比處女座容易得 ADHD 嗎?
Read More›「咦?老師,為什麼原始反射整合這麼重要啊?」
這是很多家長會想要問的問題。其實原始反射整合不完整不是單純的動作模式錯誤,或是只單純影響孩子的動作能力,反射其實影響了孩子的專注力、情緒、學習等多重方面。
Read More›近期虐童新聞不斷上演,喚起大眾對兒少議題的關心,從新聞事件看來,還是有部分父母藉由體罰作為管教孩子的方法,總覺得孩子不聽話就是打的不夠,但從美國兒科學會近期發表一項「有效的紀律教出健康孩子」的說法看來,「打罵」的管教方法,是最糟且無效的處理方式,而且還會為孩子帶來長遠的負面影響。
Read More›我們都知道空氣污染對於人體會產生很多不同的疾病,像是咽喉炎、肺氣腫、哮喘、鼻炎、支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外,亦可能提高心血管等疾病發生的機率。但您知道空氣污染或許有可能增加發生自閉症的風險嗎?
Read More›「媽媽,我要認真走路,才不會跌倒。」
牧牧是個特別的孩子。
身體兩側肌肉張力不對稱、張力性斜頸、走路時常踩空跌倒、對跌倒沒感覺,整張臉都瘀青了,不哭也不覺得痛、看到障礙物了還是直接撞上去、踮腳尖、除了父母之外,沒有人可以抱他、一歲以前,面無表情,不會笑。
Read More›常聽到家長說「孩子的頭都軟軟的抬不起來!」、「他好像沒有力氣控制自己的頭,或是要用身體的力量幫忙頭才會起來。」
在臨床觀察孩童遊戲時,除了四肢的動作協調、靈活度與肌肉力量的表現,我們也在乎孩子的頭部控制能力,這包含能不能自主的上下左右的轉動、頭部姿勢的維持、跟隨著動作變化,適時的頭部回正反應等等。
Read More›根據一份來自幼兒園的問卷顯示,孩子普遍都有 情緒、固執、專注力 、觸覺防禦等問題,這和近幾年來啟端的個案不謀而合。為什麼現在的孩子普遍都有上述問題?
Read More›「你兒子爬到攀爬架的上面,要防止他摔傷喔」、「他再這樣轉下去應該會吐吧」這是我每天帶孩子去公園最常聽到的話,感覺好像被認為是不顧小孩的媽媽,但我不禁要問,那些經常被大人們限制「別再爬上爬下」、「不要跑」、「不要轉圈」、「太危險了」和「給我從上面下來!」的孩子,為什麼仍持續做這些危險活動呢?父母總說為了保護孩子,才會對其限制,然而,研究卻顯示,限制孩子在戶外進行我們所謂的「危險」活動反而會造成孩子行為上的問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