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慢吞吞的,發呆、神遊,對周圍的事漫不經心,講他也像是沒聽到似的,對什麼事都提不起勁,大人有再多耐性也不夠用。孩子到底怎麼了呢?有辦法讓他動作快一點嗎?怎樣才能讓他做事積極一點呢?
Read More›孩子從小聰明活潑,但是上學之後課業卻總是跟不上嗎?孩子怎麼罵怎麼罰怎麼要求都無效,還讓他感到挫折、懼怕上學嗎?做家長的心中一定很氣,明明就很聰明,孩子功課卻跟不上,一定是上課不專心、做功課不認真。孩子一定是交了壞朋友,不然就是叛逆……。您有沒有想過:孩子是不是有可能有「學習障礙」?
Read More›為了增加你的孩子將來更健康和成功的可能性,你可以做一件非常簡單的事:現在就開始認真地讓他在戶外玩得夠久。
Read More›在洪蘭教授翻譯的「遠流生命科學系列新知」中,《自癒是大腦的本能》一書,吸引了許多家長的注意力。這些家長為了尋找治療孩子專注力缺失的問題而遍尋處方,他們打電話來啟端詢問,因為這本百萬暢銷書作者 Norman Doige 在書中強力引薦了「聽音整合系統」綜合聆聽系統訓練對注意力缺失症和注意力缺失過動症的神奇療效。
Read More›AQ (Adversity Quotient) 逆境智商作者 Paul Stoltz 提出:AQ是面對逆境、超越逆境的能力。在現今這個壓力洪流的時代,我們要如何幫助我們的小寶貝開發、促進面對逆境時的適應力、反應力呢?
Read More›「孩子一天需要做多少 運動 才是最好呢?」常有老師和父母親問我這個問題。感謝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回答了這個問題。
Read More›現今的父母、老師都一心想讓孩子成績優異、多才多藝,時常安排孩子學習的課程滿滿,又加上需要很多寫功課、準備考試的時間,以致於在學校,老師會佔用了學生的下課時間、或減少體育課,用來複習重要的國語、數學課。放學後,父母又排滿了各樣的課程。看起來這都是為了學生的學業表現可以更優異而設想的好方法。但是實質上,反而是妨害了孩子的學習力。
Read More›唱歌 有種獨特的魅力,不管是聽到喜歡的歌跟著唱、跟朋友去ktv唱、參加合唱團或是玩樂團,不管是金嗓子或是五音不全的破鑼嗓,開口唱完一首歌總是能讓自己心情愉快。大家都感覺得到唱歌帶來的愉悅,但是在學術研究上卻一直沒有辦法提出完整有力的理論來解釋音樂對我們的影響。
Read More›- 每天至少60分鐘中等至劇烈強度的體能活動
- 學齡前兒童每天應分段進行並累積180分鐘的體能活動
- 休息或下課時間加5~10分鐘的簡短活動時間
- 增加體育課時數能提高考試成績
- 培養步行習慣
- 送孩子可促進體能活動的禮物,例如球類、腳踏車,家長陪著玩
有些孩子在日常生活裡的痛苦指數頗高的,比如:對衣服質料觸感(軟硬)或樣式(高領、長袖)特別挑剔,或是討厭洗頭、洗臉、刷牙、換尿布、剪指甲、剪頭髮,或是吃得慢、挑食、含飯不吞、排斥某些食物的口感,或是不喜歡身體被碰、臉被親,或是無法忍受赤腳踩草地或沙灘、衣服沾到一點水就誇張地不舒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