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醫學期刊「當代生物學」刊登最新醫學研究報告,指出一個振奮人心的案例:一名車禍腦傷的植物人在完全無反應15年之後,醫生用刺激迷走神經的方式,僅僅一個月,就讓植物人恢復了部分意識。研究團隊透過正電子掃描,發現這名男植物人接受了迷走神經刺激治療之後,腦部主管葡萄糖代謝的區域變得活躍,而葡萄糖代謝對於心智功能至關重要。
Read More›大部分的人以為嬰兒爬行只是個過渡期,學會走路、跑跳才重要。可是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嬰兒的爬行階段不是只有四肢的動作進步,還和腦部發展有直接關聯。所以「爬行」並不是過渡的配角,它是發育的必要階段,有絕對的重要性。
Read More›酷熱的天氣早晚漸漸有了一點點涼意,似乎也在輕聲提醒我們:暑假快要過完了。面對暑假過完要開學,孩子們生活上有許多要重新調整適應的地方。對於從幼兒園要升上小一的孩子們來說,這樣全新的開始無疑會帶來不小的壓力。家長們其實不用太擔心,啟端有很棒的開學小道具,對孩子開學後適應新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Read More›今年三月甫上市的「安定舒適整合課程」,是一個運用 Stephen Porges 教授的 polyvagal theory(多重迷走神經理論)研發出來的強效課程,只要安靜聽特殊處理過的音樂,刺激中耳小肌肉收縮,達到提高迷走神經效益,進而達到效果。啟端搶先引進這套課程後,已經得到許多位家長的肯定:
Read More›Stephen Porges 教授在1994年提出「多重迷走神經理論」的時候,引起醫界極大的影響。什麼是「多重迷走神經理論」呢?利用迷走神經的感覺及動作神經分枝來啟動社會互動系統功能,達到調節自主神經中副交感神經活化,降低焦慮、害怕、退縮的行為,也增進溝通能力。經過超過二十年的實驗和研發,現在這套理論落實成為最先進的一套課程—— 安定舒適整合課程 ,在2017年推出上市 。
Read More›「要讓他動,他才能靜」。這樣聽來不合邏輯的一句話,卻是對 ADHD 孩子最真實的描述。針對 ADHD 孩子的困難和需要,專家學者們持續認真地進行研究。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2015年有一篇令人安慰的研究,揭露有效、可行的日常方法來改善 ADHD 孩子的困境,也解決他們造成家長、老師、同學的困擾。
Read More›根據統計,近年自閉症孩童的比例越來越高,現在美國每66個孩子就有一名自閉症兒童。在我們周圍的孩子中出現自閉兒的機會也越來越大,因此 關懷自閉症 的觀念越來越重要。不只是專業人士,如果我們越多人了解關心自閉兒的需要,就有越多人能一起想辦法為他們解決感覺統合的問題,讓自閉兒的童年減少一些不必要的辛苦。
Read More›研究指出:如果我們每天的生活都是在奔向目標、夢想的鼓勵和感動中,我們會更有動機、活力、創意、會有更高的產值,換句話說,我們成功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
Read More›一月初的時候在吳老師的FaceBook和啟端FaceBook分享過一篇「鞦韆可以盪多久」的文章。這篇文章是在討論孩子學習共享的過程。不過這讓我想到很久以前另一篇相關的文章:《學校操場實在太小了》。這篇文章討論的一樣是小孩 遊樂設施 擁擠不夠用的問題,作者是一位退休教師,他過去在校服務的日子,發現一件荒謬的事:學校校園又擠又小,孩子們設施不夠,但是鄰近的公園同一個時間卻空蕩蕩、使用率很低。
Read More›在歐美的大型商場,香氛已經是室內空調的必有配備,這些商場夏天會用偏海洋、青草、涼爽的香味,冬天則使用肉桂香味,讓客人一進到商場,就有季節的氛圍,強烈暗示季節性消費的需求,刺激消費。商業空間雖然不會用昂貴的天然精油,但是也懂得善用氣味來改變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嗅覺對我們行為的影響雖然自己不易察覺,但確實是很大的。 精油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