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在美國留學的時候,有一年聖誕夜要出門去參加同學家的聖誕派對,出門的時候卻發現我的車胎被人刺破,所以花了點時間換上備胎,兩手又黑又髒地趕去同學家。同學在門口就問我怎麼這麼晚來,我把事情解釋了一遍,同學立刻張開雙手要給我一個安慰的擁抱,我告訴她我的手很髒,還是別抱了吧,她依然哈哈笑著給了我一個結結實實的安慰抱,才讓我去洗手。
Read More›「吳老師,您知道嗎?我們的果果才上了三次課,他已經脫胎換骨了!」果果媽滔滔不絕地跟吳老師分享著果果在這三星期中的蛻變過程。
Read More›有些孩子在日常生活裡的痛苦指數頗高的,比如:對衣服質料觸感(軟硬)或樣式(高領、長袖)特別挑剔,或是討厭洗頭、洗臉、刷牙、換尿布、剪指甲、剪頭髮,或是吃得慢、挑食、含飯不吞、排斥某些食物的口感,或是不喜歡身體被碰、臉被親,或是無法忍受赤腳踩草地或沙灘、衣服沾到一點水就誇張地不舒服。
Read More›一位媽媽在她的部落格分享了她孩子在啟端一個月密集課程的見證,也很開心地跟我們分享了她的喜悅:
五歲半的樂樂,進入了一個「非常時期」,他容易生氣、情緒不穩定、挫折忍耐度低、固執、對新的環境很沒有安全感。看了很多的教養書還是讓我束手無策,我找不出問題癥結所在,對於教養樂樂充滿無力感。後來跟一個教會朋友分享我的難處,她推薦我帶樂樂去找吳端文老師做評估,她聽過吳老師的演講,也推薦一些朋友來這裡評估上課都有很大的改善,所以我就立刻帶了樂樂去評估。
Read More›最近醫學期刊「當代生物學」刊登最新醫學研究報告,指出一個振奮人心的案例:一名車禍腦傷的植物人在完全無反應15年之後,醫生用刺激迷走神經的方式,僅僅一個月,就讓植物人恢復了部分意識。研究團隊透過正電子掃描,發現這名男植物人接受了迷走神經刺激治療之後,腦部主管葡萄糖代謝的區域變得活躍,而葡萄糖代謝對於心智功能至關重要。
Read More›大部分的人以為嬰兒爬行只是個過渡期,學會走路、跑跳才重要。可是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嬰兒的爬行階段不是只有四肢的動作進步,還和腦部發展有直接關聯。所以「爬行」並不是過渡的配角,它是發育的必要階段,有絕對的重要性。
Read More›今年三月甫上市的「安定舒適整合課程」,是一個運用 Stephen Porges 教授的 polyvagal theory(多重迷走神經理論)研發出來的強效課程,只要安靜聽特殊處理過的音樂,刺激中耳小肌肉收縮,達到提高迷走神經效益,進而達到效果。啟端搶先引進這套課程後,已經得到許多位家長的肯定:
Read More›Stephen Porges 教授在1994年提出「多重迷走神經理論」的時候,引起醫界極大的影響。什麼是「多重迷走神經理論」呢?利用迷走神經的感覺及動作神經分枝來啟動社會互動系統功能,達到調節自主神經中副交感神經活化,降低焦慮、害怕、退縮的行為,也增進溝通能力。經過超過二十年的實驗和研發,現在這套理論落實成為最先進的一套課程—— 安定舒適整合課程 ,在2017年推出上市 。
Read More›「要讓他動,他才能靜」。這樣聽來不合邏輯的一句話,卻是對 ADHD 孩子最真實的描述。針對 ADHD 孩子的困難和需要,專家學者們持續認真地進行研究。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2015年有一篇令人安慰的研究,揭露有效、可行的日常方法來改善 ADHD 孩子的困境,也解決他們造成家長、老師、同學的困擾。
Read More›根據統計,近年自閉症孩童的比例越來越高,現在美國每66個孩子就有一名自閉症兒童。在我們周圍的孩子中出現自閉兒的機會也越來越大,因此 關懷自閉症 的觀念越來越重要。不只是專業人士,如果我們越多人了解關心自閉兒的需要,就有越多人能一起想辦法為他們解決感覺統合的問題,讓自閉兒的童年減少一些不必要的辛苦。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