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片不足的海洋,就一定有能力的島可以高過水面」哈佛醫學院任教的 Robert Brooks 博士認為「ADHD孩子都有其長處(在此統稱能力島)」他在《培育能力島》的書籍中寫道:父母必須欣賞孩子的長處,然後花時間和精力識別和發揮這些長處,幫助孩子培養從困難中快速恢復的能力以期達到自信。
Read More›Read More›運動 和學習是密不可分的。體育活動不僅促進了新腦細胞的誕生,還產生了促進學習的智能化學物質。了解如何在保持身體(和大腦)健康時獲得好處。
Read More›在這篇文章中,Sharon Levy 博士採訪了她的兒子以賽亞(Isaiah Levy),他是一名大學生。感謝以賽亞對社交軟體對青少年和年輕人的影響的見解和評論。
Stephen Porges 教授在1994年提出「多重迷走神經理論」的時候,引起醫界極大的影響。什麼是「多重迷走神經理論」呢?利用迷走神經的感覺及動作神經分枝來啟動社會互動系統功能,達到調節自主神經中副交感神經的活化,降低焦慮、害怕、退縮的行為,也增進溝通能力。
Read More›對於許多撫養極端孩子的父母來說,新的一年、新老師、新學校、新夏令營或時程安排都感覺不像是一個新的開始,反倒更像是問題不斷發生及家長處於崩潰兩者之間不停來回的樣子。孩子一日日的成長,我們必須把對孩子有關的行為管理技巧、應對技巧和紀律等技巧相互運用,並從中去除無效的方法且嘗試新方法。
Read More›在美國已念書一年的亞文,趁著聖誕節假期回台,上周跟媽媽一起來啟端跟吳老師碰面,看著他滿臉自信、侃侃而談的樣子,實在很難想像4年前那個瘦削、少話、頭總是低著的他。
Read More›Read More›Toby 是非常多年前的 腦傷 個案,這麼多年來,他只要有開心的成就,就會開心地打越洋電話來台灣跟吳老師說。當年醫生宣判「無藥可救」的孩子,如今可以上班、有很多朋友、有豐富的休閒生活。媽媽也十分感佩吳老師當年的協助,特別寫了這篇文章要跟大家分享。
Read More›ADHD 是一種遺傳性疾病,但 DNA 並不是唯一的影響因子。壓力、食物和環境毒素也會改變大腦。在這裡,學習如何扭轉它們的負面影響。
Read More›對立反抗症 (ODD) 的症狀包括經常發脾氣、與成年人過度爭吵,以及不合作、故意煩人或刻意和惡意的行為。如果您發現您孩子的這些極端症狀,請考慮尋求 ODD 診斷和父母管理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