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上對自閉症存在著一些刻板印象,例如某些電影讓許多人誤以為自閉症都有特異功能;或是以為他們是因為不喜歡社交、沒有人際關係的需求而造成的。這些刻板印象讓自閉症譜系的朋友廣受誤解。然而自閉症譜系障礙跟我們一般理解的「障礙」有非常多的不同,相當不容易簡短清楚地介紹它。尤其自閉症譜系之所以用「譜系」(spectrum)這樣的命名,就已經告訴我們它像連續光譜一般,沒有兩個點會是一樣的顏色,也就是用光譜描述幾乎沒有兩個自閉症患者會是完全一樣的症狀這樣的特性。這讓一般的人更加一頭霧水,難以了解這個特殊的族群。
Read More›Read More›詢問患有學習和行為障礙的孩子的父母,他們的孩子是否在感覺處理方面遇到問題,他們中的許多人會以響亮的「是」回答。雖然人們普遍認為,大多數患有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兒童在整合感覺輸入方面存在困難,但醫學界正在更密切地研究不屬於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兒童也不同程度地經歷這些問題的事實。
小貞小班升中班時因為換幼兒園時發現無法融入團體生活,跟一些家長團體聊到孩子狀況時,有些朋友推斷孩子應該有 感統失調 的觸覺防禦,剛開始覺得有些遲疑,且從幼兒園老師說明女兒的狀況,感覺好像將時光拉回到我小時候,因為這些狀況我小時候都有,但我也就這樣長大了,因此剛開始並沒有太在意。
由於我本身是外科醫生工作忙且時間不固定,因此無法協助常常一打二的太太,再加上後來想想人生過程其實有很多碰壁的時候,很怕孩子不如自己幸運、順遂,想在自己有能力時能全力幫助孩子。
Read More›感覺過度敏感 的孩子通常難以享受日常活動。對於有感覺問題的孩子來說,對噪音、人群、觸摸、紋理、明亮的燈光、令人討厭的衣服觸感和新體驗的極度敏感往往會讓他們不知所措,以至於影響他們和父母的生活。
Read More›Stephen Porges 教授在1994年提出「多重迷走神經理論」的時候,引起醫界極大的影響。什麼是「多重迷走神經理論」呢?利用迷走神經的感覺及動作神經分枝來啟動社會互動系統功能,達到調節自主神經中副交感神經的活化,降低焦慮、害怕、退縮的行為,也增進溝通能力。
Read More›ADHD的大腦渴望刺激,且通常在混亂和壓力的情況下表現特別好,但當外來壓力愈來愈多時,大腦就會變得不靈光。所以要重新調整大腦就要從簡化生活開始,就是這樣簡單。
Read More›在美國已念書一年的亞文,趁著聖誕節假期回台,上周跟媽媽一起來啟端跟吳老師碰面,看著他滿臉自信、侃侃而談的樣子,實在很難想像4年前那個瘦削、少話、頭總是低著的他。
Read More›Read More›Toby 是非常多年前的 腦傷 個案,這麼多年來,他只要有開心的成就,就會開心地打越洋電話來台灣跟吳老師說。當年醫生宣判「無藥可救」的孩子,如今可以上班、有很多朋友、有豐富的休閒生活。媽媽也十分感佩吳老師當年的協助,特別寫了這篇文章要跟大家分享。
患有ADHD的孩童大部份都會有感覺調節障礙的情況,這情況會使ADHD的孩童感到沮喪、不知所措、出現對立或挑釁行為,也可能加劇其他ADHD的症狀而使生活變得複雜。那麼如何為有感覺調節障礙的ADHD孩童創造更好的生活環境呢?
Read More›Read More›ADHD 是一種遺傳性疾病,但 DNA 並不是唯一的影響因子。壓力、食物和環境毒素也會改變大腦。在這裡,學習如何扭轉它們的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