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hen Porges 教授在1994年提出「多重迷走神經理論」的時候,引起醫界極大的影響。什麼是「多重迷走神經理論」呢?利用迷走神經的感覺及動作神經分枝來啟動社會互動系統功能,達到調節自主神經中副交感神經的活化,降低焦慮、害怕、退縮的行為,也增進溝通能力。
Read More›在美國已念書一年的亞文,趁著聖誕節假期回台,上周跟媽媽一起來啟端跟吳老師碰面,看著他滿臉自信、侃侃而談的樣子,實在很難想像4年前那個瘦削、少話、頭總是低著的他。
Read More›就在公司5/18配合政府三級警戒開始居家上班的前一天,已經小咳一陣子的我開始發燒了,腦中浮現的是,這陣子我有接觸家人、同事,若我確診了他們怎麼辦、公司怎麼辦? 焦慮 到顫抖的我鼓起勇氣誠實告訴老闆好讓他們能有因應策略,我便隻身前往快篩站。
Read More›我心愛的女兒Daisy在25歲生日那天,全家人正為她歡唱生日快樂歌時, 突然崩潰式地哭著並重複說著:「我居然在25歲就壞掉了,我壞掉了…」,聽在我耳裡實在心痛。
Read More›為什麼來啟端
當初其實也說不上來是發生了什麼事,我剛結束了一份壓力很大且不太開心的工作,轉而自己開工作室想要讓生活步調慢下來做些自己想做的事。但不知道為什麼越做每天越不開心,並沒有明確的原因,我是喜歡我的產業及作品的,但就是覺得日子過得很沒有動力。
Read More›一直以來因為在意他人想法,因此做事、說話時,我都會考慮非常久甚至不做、不說,也因為這樣許多人都覺得我的態度冷淡、高傲,鮮少與我交談,更別說成為朋友了。
Read More›新冠肺炎肆虐的2020年,對我來說卻是特別的一年,現在的我,可以整整工作8小時、可以單腳站立不跌倒、可以開始學新的東西,這是2016年做完腦部手術、加護病房(ICU)睡了3天的我無法預期的。
Read More›成長過程中,經歷過許多不愉快的事件,為了要了解並幫助自己得以控制情緒,期望走過不愉快的過往,因此就讀心理系,大學4年間,在自我了解上雖然已有大大進步,然而有時仍因為社交能力低落,而無法面對自己低氣壓或憤怒的情緒,也不知該如何處理這些情緒,容易會因過度壓抑最終崩潰。
Read More›依據台灣健保資料庫(1998-2010)的比較資料,自閉症同時具有 焦慮 問題的比例相當的高。ADHD 的孩童中也有25%同時有焦慮症,除了注意力問題外,同時過度擔憂、情緒不穩,思考欠彈性等症狀,這些是焦慮症常見的症狀。因此常看到 ADHD 孩童把指甲啃咬到禿禿的狀況,甚至手指皮破血流的程度;以及睡不安穩。
Read More›2018年1月9日在哈佛醫學院網站上的一篇文章提到有幾種情況下,孩子會呈現專注力不足、動個不停的類似ADHD(注意力缺失過動症)徵狀。
如果一個孩子動個不停、專注力不足,很容易就被家長或老師懷疑是「過動」,但是專注力的問題並不是ADHD的專利。雖然4~17歲的孩子有十分之一會被診斷出是注意力缺失過動症,但是專注力不足、好動、衝動這些徵狀其實還有許多更平常的原因。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