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牙牙印象很深刻,除了第一天上課不肯進治療室,50分鐘的療程我發現才5歲的他「真的很不開心」,緊張焦慮感高、沒有安全感、無法與我眼神接觸、多數時間都是僵坐著。
Read More›無論是成人還是兒童ADHD患者,只要做運動就可以降低因ADHD症狀所帶來的困擾。克里斯塔.耶利米(Krista Jeremiah)是一位ADHD患者,現年37歲,她熱愛運動,但無法在四面都是牆的情況下運動,她說:「在健身房運動很無聊,因為哪裡都不能去!」
Read More›小羽是個 情緒 緊張焦慮度非常高的孩子,生氣或緊張時會出現撞頭、拍頭的自傷行為,此外因為有聽覺防禦和觸覺防禦,對於人多、聲音多的地方非常不喜歡,也不願意綁頭髮或被人碰觸,雖然會說「爸爸、媽媽、弟弟…」但語言能力多在玩聲音,發出無意義聲音。
Read More›「老師,亮亮在家是一個活潑好動的孩子,可是一到學校或外面就會變得很緊張,在學校除了課程無法跟上,我更擔心的是他鮮少跟其他小朋友互動。」這是課前電訪時跟媽媽聊到的。
Read More›小星、小艾是一對在啟端上了六個月課程的小班、中班可愛姊妹花。
Read More›塵封的箱子,滿載著家長們寄給我的照片、書信、卡片,夕陽餘暉的這個午後,當我開始整理這些封存的記憶,無意間發現了這張卡片
Read More›有ADHD的人常會在壓力之下做出一些衝動的行為。舉例來說,在高速公路上開車時,會衝動地想一直超車,且行車速度會比平常快,雖然知道這麼做很危險,但還是忍不住要衝,而事後自己可能會覺得:「我明明知道很危險,我也了解這個是因為我患有ADHD所造成的衝動性行為,但是我還是忍不住又犯了,我真是太糟糕了!」這樣的負面想法會導致一波波的極端情緒,會感到沮喪、憤怒、絕望或焦慮,而在這些極端情緒所帶來的壓力之下又再次產生衝動性的行為,形成一個惡性循環。久而久之,大腦逐漸習慣這樣的惡性循環,成為了情緒困擾症候群。
Read More›成長過程中,經歷過許多不愉快的事件,為了要了解並幫助自己得以控制情緒,期望走過不愉快的過往,因此就讀心理系,大學4年間,在自我了解上雖然已有大大進步,然而有時仍因為社交能力低落,而無法面對自己低氣壓或憤怒的情緒,也不知該如何處理這些情緒,容易會因過度壓抑最終崩潰。
Read More›根據一份來自幼兒園的問卷顯示,孩子普遍都有 情緒、固執、專注力 、觸覺防禦等問題,這和近幾年來啟端的個案不謀而合。為什麼現在的孩子普遍都有上述問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