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傑,今年就讀小班,是學校老師的頭痛人物。在幼兒園的他經常在上課時站起來走動、對於指令完全不在意、常常撞到同學而不自知、在學校亂踢玩具…每天媽媽到學校接小傑時總是帶著非常忐忑的心,不知道今天老師又會跟媽媽說什麼。對於這些行為媽媽也不是沒有處理,責備、勸導、處罰、提醒都試過了,但就是沒有任何的改變,反而顯得這一切都是小傑故意的,每次被罵時不只孩子受傷,媽媽也覺得越來越無力。
Read More›在洪蘭教授翻譯的「遠流生命科學系列新知」中,《自癒是大腦的本能》一書,吸引了許多家長的注意力。這些家長為了尋找治療孩子專注力缺失的問題而遍尋處方,他們打電話來啟端詢問,因為這本百萬暢銷書作者 Norman Doige 在書中強力引薦了「聽音整合系統」綜合聆聽系統訓練對注意力缺失症和注意力缺失過動症的神奇療效。
Read More›AQ (Adversity Quotient) 逆境智商作者 Paul Stoltz 提出:AQ是面對逆境、超越逆境的能力。在現今這個壓力洪流的時代,我們要如何幫助我們的小寶貝開發、促進面對逆境時的適應力、反應力呢?
Read More›每個父母都會對於孩子的求學過程擔憂掛慮,尤其是學齡前或學齡孩子,總是希望孩子們不要輸在起跑點上。但是如果自己的孩子在學習上比同齡的孩子要慢半拍或者常常無法記住老師的指令、對於今天上課學習的內容不容易記住,這時父母往往會想「到底我的孩子在哪裡出了問題?」「我要怎樣幫助孩子學得好、學得快?」
Read More›現今的父母、老師都一心想讓孩子成績優異、多才多藝,時常安排孩子學習的課程滿滿,又加上需要很多寫功課、準備考試的時間,以致於在學校,老師會佔用了學生的下課時間、或減少體育課,用來複習重要的國語、數學課。放學後,父母又排滿了各樣的課程。看起來這都是為了學生的學業表現可以更優異而設想的好方法。但是實質上,反而是妨害了孩子的學習力。
Read More›在2020年世界自閉症關懷日當天,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團隊在 Molecular Psychiatry 上發表了一篇自閉症相關的論文,體現了醫學界對自閉症患者的具體關懷行動。
Read More›- 每天至少60分鐘中等至劇烈強度的體能活動
- 學齡前兒童每天應分段進行並累積180分鐘的體能活動
- 休息或下課時間加5~10分鐘的簡短活動時間
- 增加體育課時數能提高考試成績
- 培養步行習慣
- 送孩子可促進體能活動的禮物,例如球類、腳踏車,家長陪著玩
記得在美國留學的時候,有一年聖誕夜要出門去參加同學家的聖誕派對,出門的時候卻發現我的車胎被人刺破,所以花了點時間換上備胎,兩手又黑又髒地趕去同學家。同學在門口就問我怎麼這麼晚來,我把事情解釋了一遍,同學立刻張開雙手要給我一個安慰的擁抱,我告訴她我的手很髒,還是別抱了吧,她依然哈哈笑著給了我一個結結實實的安慰抱,才讓我去洗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