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豆子媽媽的見證

1. 當初選擇進行聽音課程的原因?

我們是已經接受感統訓練一段時間了,老師希望能轉到聽音課程,但是小朋友對聲音比較敏感,很難進入,無法繼續開展。老師就建議我們去嘗試另一套聽音課程。

2. 在課程的日子裡,孩子最明顯的進步?多久開始孩子有明顯進步?

在課程進展過程中,孩子每個方面都在進步,最明顯的是調適的彈性和情緒管理,因為很多 情緒問題 都是由於他調適的彈性不夠導致的。一旦和他預期的不同,就很容易激發情緒爆發。

舉兩個例子:有一次我們做完治療出來,等電梯的時候,電梯來了,我忽然告訴他,媽媽想去洗手間可以嗎?他就很配合很平靜地說好。如果是以前,他一定是一邊拉著電梯門,一邊說他要坐電梯。

還有就是在學習上遇到困難和挑戰,他以前會把筆袋文具都扔在地上發洩他的挫敗感。現在他會比較淡定地自己告訴自己:沒關係,我可以先放下這題,先完成其他的題再回來研究它。

我們小朋友在啟端一個月就開始有變化了。

3. 可否請您分享平時如何與老師搭配一起幫助孩子?

啟端的老師親和力很好,也很積極和專業。她不僅會現場演示她怎麼和小朋友治療,也會引導我觀察小朋友的變化,並且經常會仔細聆聽我們在家和小朋友互動相處的情況,也幫我們分析他的進步和分享可能的潛在挑戰,在整個治療過中,我覺得她有做到「授人以漁」,很好地幫助了我們在家裡也能進行治療、並且融入到小朋友的日常生活中。畢竟小朋友的生活環境主要是家庭而不是中心和機構。我們特別欣賞啟端在這點上面和很多機構的不同,他們特別強調家庭的治療融合。

4. 過程中是否有阻礙?如何克服?

我覺得比較大的挑戰是小朋友對某些音樂的敏感,他會告訴我這個聽起來很可怕。老師有教我在家裡用喇叭把音樂放出來、然後和他一起去聽。我有這樣做,每次只說我們一起多聽一分鐘,然後他聽完就給他一個大大的鼓勵,他自己也很開心,覺得有成就感。一點一點克服。雖然我們現在還是會有類似情況發生,但是整體而言,小朋友的忍耐力是有提升的,具體體現在他會等一下,不會情緒馬上爆;他會和我們分享他聽到音樂的感受,我們可以先有些小交流,緩衝一下;有一些情況這些緩衝期內可能一些音樂就停了。例如我們在外就餐,有時餐廳裡音樂是他害怕的,現在面臨類似情況,我們多了很多方法共同面對解決,而不像以前他不明所以就開始尖叫或重複說「我不喜歡!我不要聽!」

總而言之,在整個音樂治療的旅程中,我自己學到最多的就是「觀察和鼓勵」。哪怕是一點點的小嘗試和小努力都值得被關注和肯定,讓他知道媽媽有看到他的進步。

了解啟端 了解課程 預約諮詢

*為保護當事人隱私,文中有關當事人姓名及相關資訊皆經過更改,所用圖片亦非當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