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上課前一定要諮詢?

常聽家長們在問:「他就是不專心啊!給他上專注力課程就好了,為什麼還要諮詢?浪費時間浪費錢。」諮詢真的浪費時間浪費錢嗎?

 

昨天有一位從香港來看診的小朋友,爸媽告訴我的主要關切問題是孩子的情緒很大、情緒控制很差,已經七歲了,不如意還是用大哭大叫來表達、一定要爸爸陪睡、和同伴一起玩若是起衝突就推人,以致爸爸很怕帶他去 party。另一個主要問題是專注力不持久、常分心,寫功課中斷、拖拉很久、上課時也不安定。再進一步問到孩子的狀況,父母親才提到孩子有一些奇怪的行為,比如說衣服的袖口沾濕一點水就要換衣服。媽媽說「沒有帶衣服來換,等一下就會乾了,沒關係的。」誰知這孩子的反應是「哪裡沒關係!我要把袖子剪掉!」還真的要到處找剪刀呢!媽媽另外還說了些其他好像很有潔癖的行為。

 

這位七歲的小朋友呈現的問題,表面上看來是情緒不穩和專注力能力不足,但身為一位「職能治療師」,我會抽絲剝繭的去查驗發展上的根基問題,根據評估的臨床觀察、推理,我懷疑這孩子有感覺調節問題——觸覺防禦。所以我就直接對孩子做評測,請孩子回答小學生觸覺檢測。孩子是識字的,他仔細 、慢慢地填答完畢,我計分之後告知父母評測的結論:孩子的觸覺反應是屬於超過度反應的,有觸覺防禦障礙。阿姨很驚訝,拿來問卷再用廣東話一題一題問孩子(她懷疑孩子看錯題意),爸媽倆也拿題目自己來填答孩子的一般反應,結果沒錯,孩子並沒亂答,得分是97百分位,嚴重的觸覺防禦。這個評測完全呈現出隱藏的觸覺神經過度反應的狀況。包括:

  1. 排隊的時候,我不舒服
  2. 有人靠近我,我就不自在
  3. 手指畫(用手指沾顏料畫畫)讓我不舒服(討厭溼答答的感覺)
  4. 洗臉不舒服
  5. 剪指甲不舒服
  6. 高領套頭衫不舒服

…………

 

觸覺防禦是孩子感覺統合發展中的一項失衡發展,孩子對於一般性的觸覺刺激反應過頭。而在這樣的神經反應型態中,常觸發交感神經的過度活化,所以時常伴隨的行為症狀包括:情緒不穩定、人際關係緊張、注意力不集中……等。孩子在這樣「不舒服、不舒服、不舒服」的不愉快、難受的神經記憶下,長久下來身心俱疲,壞脾氣、不安穩、人際關係差、睡不好的狀況只會有增無減,真是吃虧極了。

 

我們常跟家長說明:家長看得到的,是表面的「症狀」,來找治療師,也是希望改善症狀。但是治療師必須找到產生症狀背後的原因,從根源才能真正有效改善。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因為咳嗽去看醫生,負責任的醫生不會只開症狀藥(止咳),而會進一步了解引起咳嗽的原因,是感冒?還是細菌感染?是新冠病毒?還是其他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咳嗽?壓制咳嗽非常容易,但是找到引起咳嗽的背後原因,才能真正把病根剷除。回到這個孩子的狀況,如果家長堅持不要諮詢,直接找坊間的專注力課程去上,他的專注力進步一定有限(因為他的問題不是專注力缺失),而且他不知道還要被觸覺防禦折磨多少年?

 

讓這對香港爸媽驚訝的評估結果,帶入下一步驚訝的旅程:「我們要怎麼辦呢?」

 

根據職能治療感覺統合專家、STAR center 的 Lucy Miller 博士研究的結果,感覺調節功能障礙的治療重點是使用各種促進副交感神經活化的治療方案來幫助感覺防禦的孩子神經生理平衡。(Miller 2006)

 

我就仔細地示範,詳述治療中使用觸壓覺手法和輔具,本體覺活動和例行的生活習慣,讓這對爸媽開始一個新生活的旅程,帶著滿滿的祝福和盼望回家。

 

他們離開之後其實我很感慨,這個孩子的問題深埋了七年,也被他的「觸覺防禦」折磨了七年。父母觀察得到的只是表象(症狀),有時候只是一些「怪異」行為,或是孩子特別「番」,但其實都有背後的原因,如果能早一點接觸專業的職能治療師為他做評測,他其實可以少「不舒服」好幾年哪!

 

Photo by: justin tippins

了解啟端 了解課程 預約諮詢